图书介绍

江源县志 1985-2005【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江源县志 1985-2005
  • 武传仁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581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977页
  • 文件大小:301MB
  • 文件页数:10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江源县志 1985-200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11

第一篇 建置 区划27

第一章 位置面积27

第二章 建置沿革27

第三章 区划27

第四章 镇28

第一节 松树镇28

第二节 湾沟镇29

第三节 大阳岔镇31

第四节 三岔子镇33

第五节 孙家堡子镇35

第六节 石人镇39

第七节 大石人镇41

第八节 砟子镇42

第二篇 自然环境47

第一章 地质47

第一节 地层47

第二节 构造50

第三节 岩浆岩51

第二章 地貌52

第一节 地势52

第二节 地貌类型52

第三节 山脉53

第三章 气候 物候54

第一节 气候54

第二节 物候62

第四章 水文65

第一节 水文特征65

第二节 地表水65

第三节 地下水66

第五章 土壤 植被67

第一节 土壤形成67

第二节 土壤种类68

第二节 土壤分布69

第四节 植被69

第六章 自然资源70

第一节 动植物资源70

第二节 土地资源75

第三节 水资源76

第四节 矿物资源76

第五节 旅游资源77

第七章 自然灾害78

第一节 水灾78

第二节 旱灾78

第三节 风雹灾79

第四节 虫灾79

第五节 霜冻79

第六节 雪灾80

第三篇 人口民族83

第一章 人口83

第一节 人口变化83

第二节 人口分布84

第三节 人口构成86

第四节 流动人口87

第二章 人口控制88

第一节 机构88

第二节 婚姻状况88

第三节 计划生育89

第四节 生育状况90

第五节 计划生育宣传93

第六节 奖惩办法93

第三章 民族95

第一节 机构95

第二节 民族构成95

第四篇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99

第一章 机构99

第一节 中共江源县委员会99

第二节 县委组成部门101

第二章 代表大会 常委会议102

第一节 代表大会102

第二节 常委会议104

第三章 重大决策纪要105

第四章 党的基层组织108

第一节 党委108

第二节 党组109

第三节 党总支部 党支部109

第五章 组织工作109

第一节 机构109

第二节 党员队伍建设110

第三节 干部管理112

第四节 后备干部队伍113

第五节 后进村党支部整顿114

第六节 乡镇党委集中教育整顿114

第七节 “三讲”、“三个代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115

第八节 党员电化教育118

第九节 人才资源管理119

第十节 干部档案120

第六章 宣传工作121

第一节 机构121

第二节 理论学习121

第三节 宣传教育123

第四节 新闻报道124

第五节 精神文明126

第七章 纪检监察128

第一节 机构128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129

第三节 违纪案件查处132

第八章 统战工作135

第一节 机构135

第二节 落实统一战线政策135

第三节 非党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135

第四节 民族宗教工作136

第五节 台港澳联谊工作137

第九章 政法工作137

第一节 机构137

第二节 综合治理137

第三节 防范和处理邪教138

第十章 老干部工作139

第一节 机构139

第二节 老干部状况139

第三节 老干部活动139

第四节 老干部待遇140

第十一章 关心下一代工作141

第一节 机构142

第二节 队伍建设143

第三节 教育基地建设145

第四节 主要活动145

第五节 表彰147

第十二章 信访工作148

第一节 机构148

第二节 信访接待149

第十三章 党校151

第一节 机构151

第二节 党校教育151

第十四章 党史研究156

第一节 机构156

第二节 史料征集156

第三节 党史编研156

第四节 党史宣传教育157

第五篇 人民代表大会161

第一章 机构161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162

第三章 人大常委会会议168

第四章 工作监督171

第一节 代表视察171

第二节 代表评议174

第三节 代表提案174

第四节 人事任免177

第六篇 人民政府181

第一章 机构改革181

第二章 政府组成183

第一节 政府组成人员183

第二节 政府职能部门186

第三章 施政纪略187

第一节 “六五”计划末期187

第二节 “七五”计划时期188

第三节 “八五”计划期间189

第四节 “九五”计划期间190

第五节 “十五”计划时期193

第四章 行政监察196

第五章 机关事务管理203

第一节 机构203

第二节 后勤工作203

第六章 政务公开204

第一节 机构204

第二节 工作内容204

第七章 政府法制205

第一节 机构206

第二节 行政执法监督206

第三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6

第四节 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207

第五节 《纲要》的贯彻落实207

第六节 行政执法责任制208

第七节 行政复议案件208

第八节 行政应诉208

第九节 规范性文件备案与审核209

第八章 江源县工业经济开发区209

第七篇 人民政协213

第一章 机构213

第二章 政协委员214

第三章 政协会议214

第一节 政协全委会议214

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议218

第三节 政协主席会议219

第四节 政协专委会议219

第四章 主要工作220

第一节 视察 调查220

第二节 提案办理222

第三节 咨询服务223

第四节 “台港澳侨”联谊工作224

第五节 文史资料225

第八篇 民主党派 团体229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源县总支委员会229

第一节 机构229

第二节 党员大会229

第三节 参政议政230

第四节 主要活动230

第二章 中国民主同盟江源县总支委员会231

第一节 机构231

第二节 盟员大会231

第三节 参政议政232

第四节 主要活动232

第三章 中国民主建国会江源县总支委员会233

第一节 机构233

第二节 会员大会233

第三节 参政议政233

第四节 主要活动234

第四章 江源县工商业联合会235

第一节 机构235

第二节 会员大会235

第三节 参政议政236

第四节 主要活动236

第五章 归国华侨联合会237

第一节 机构237

第二节 代表大会237

第三节 主要活动237

第六章 江源县总工会238

第一节 机构238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238

第三节 基层组织238

第四节 工作纪略239

第七章 共青团江源县委员会240

第一节 机构240

第二节 基层组织240

第三节 团代会242

第四节 主要活动242

第八章 江源县妇女联合会243

第一节 机构243

第二节 基层组织244

第三节 妇女代表大会244

第四节 主要工作244

第九章 江源县残疾人联合会248

第一节 机构248

第二节 代表大会248

第三节 主要工作249

第十章 江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49

第一节 机构249

第二节 主要工作250

第九篇 公安 司法255

第一章 公安255

第一节 机构255

第二节 派出所 治保会256

第三节 治安管理257

第四节 户籍管理258

第五节 交通管理259

第六节 消防管理260

第七节 打击刑事犯罪261

第八节 打击经济犯罪263

第九节 打击森林犯罪263

第十节 国家安全保卫264

第十一节 经济保卫265

第十二节 法制建设267

第十三节 巡逻警察大队268

第十四节 看守所 拘留所269

第十五节 技术 装备269

第十六节 表彰270

第二章 检察273

第一节 机构273

第二节 刑事检察274

第三节 经济检察277

第四节 法纪检察279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280

第六节 监所检察282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282

第八节 表彰283

第三章 审判285

第一节 机构285

第二节 刑事审判286

第三节 民商事审判288

第四节 行政审判289

第五节 申诉审判290

第六节 审判方式改革291

第四章 司法行政292

第一节 机构292

第二节 法制宣传292

第三节 依法治理294

第四节 民事调解294

第五节 公证工作295

第六节 律师事务296

第十篇 民政301

第一章 机构301

第二章 基层政权建设302

第一节 乡镇政权建设302

第二节 街道办事处及居民委员会303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306

第四节 社区居委会306

第三章 社会救济307

第一节 城镇低保307

第二节 农村扶贫307

第三节 灾害救济308

第四节 精减退职职工救济308

第五节 收容遣送309

第四章 社会福利309

第一节 五保供养309

第二节 孤儿和弃婴教养310

第三节 残疾人就业和社会福利生产311

第四节 有奖募捐和慈善救助312

第五节 老龄工作312

第五章 拥军优属313

第一节 拥军313

第二节 优属314

第六章 社会事务管理315

第一节 婚姻登记管理315

第二节 区划地名工作316

第三节 民间组织管理317

第四节 殡葬管理319

第五节 陵园管理319

第七章 表彰320

第十一篇 人事 劳动 社会保障323

第一章 人事323

第一节 机构323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324

第三节 干部管理324

第四节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328

第五节 考试中心328

第六节 编制管理329

第七节 表彰332

第二章 劳动332

第一节 机构332

第二节 劳动就业333

第三节 工资保险福利336

第四节 劳动争议仲裁和监察339

第五节 扶困342

第三章 社会保障342

第四章 医疗保险344

第五章 住房公积金345

第十二篇 军事349

第一章 机构349

第二章 人民武装350

第一节 党管武装350

第二节 兵役351

第三节 民兵352

第四节 预备役354

第三章 武警部队354

第一节 武警中队354

第二节 武警消防大队354

第四章 拥政爱民355

第五章 全民国防教育357

第六章 后勤和装备技术保障工作358

第一节 后勤工作358

第二节 装备技术保障359

第七章 人民防空360

第一节 机构360

第二节 设施设备360

第三节 宣传教育361

第四节 防空演练361

第十三篇 农业365

第一章 机构365

第二章 农村改革366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66

第二节 农村管理体制改革366

第三节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367

第四节 农村税费改革368

第五节 “汉杰模式”369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369

第一节 粮食作物369

第二节 蔬菜 瓜果372

第三节 经济作物374

第四节 综合增产措施375

第四章 经营管理379

第一节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379

第二节 农村收益分配379

第五章 农业机械380

第一节 机构380

第二节 农机农具382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作业385

第四节 农机管理385

第六章 畜牧业387

第一节 机构387

第二节 畜禽养殖388

第三节 畜牧科技推广389

第四节 动物疫病防治392

第七章 特产394

第一节 机构394

第二节 人参业394

第三节 中药材 食用菌栽培397

第四节 养殖业399

第五节 采集业400

第十四篇 林业403

第一章 机构403

第二章 体制改革404

第一节 机构改革404

第二节 经营机制改革404

第三节 林权制度改革406

第三章 营林407

第一节 采种育苗407

第二节 植树造林409

第四章 森林保护410

第一节 森林防火410

第二节 打击毁林犯罪412

第三节 重点公益林管护413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413

第五节 野生动物保护415

第五章 资源管理416

第一节 林业调查416

第二节 木材采伐418

第六章 林政管理419

第一节 林地管理419

第二节 木材管理420

第三节 林政执法421

第七章 林业企业422

第一节 县属林场422

第二节 省营林业企业423

第十五篇 水利429

第一章 机构429

第二章 水利建设429

第一节 堤防工程429

第二节 水库塘坝431

第三节 人畜饮水工程431

第三章 水土保持432

第一节 水土流失432

第二节 治理432

第四章 防汛433

第五章 水产435

第一节 水产养殖435

第二节 主要水产435

第十六篇 工业439

第一章 工业综述439

第二章 体制改革440

第三章 行业门类441

第一节 采掘工业441

第二节 建材工业442

第三节 木材加工业442

第四节 医药工业443

第五节 其它工业444

重点企业简介444

第十七篇 煤炭工业453

第一章 机构453

第二章 资源开发453

第三章 煤矿安全生产455

第四章 煤炭管理456

第一节 矿井审批456

第二节 煤炭销售457

第五章 重点煤矿(井)简介458

第十八篇 页岩瓦产业465

第一章 页岩土开发465

第一节 页岩土概况465

第二节 页岩土资源开发468

第二章 产业管理473

第一节 管理机构473

第二节 体制改革474

第三章 建陶重点企业简介475

第十九篇 交通 邮政 电信479

第一章 交通479

第一节 机构479

第二节 体制改革479

第三节 公路481

第四节 公路管理486

第五节 铁路489

第二章 邮政492

第一节 机构492

第二节 邮政网络493

第三节 邮政业务495

第三章 电信500

第一节 机构500

第二节 通信网络501

第三节 通信管理501

第四章 移动通信502

第一节 机构502

第二节 通信设施503

第三节 通信业务505

第四节 通信管理507

第五节 经营发展508

第五章 联通公司508

第一节 机构509

第二节 经营发展509

第三节 通信业务品牌509

第四节 联通新业务(世界风新业务)510

第五节 增值业务510

第六节 数据业务511

第七节 基站建设511

第二十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515

第一章 城乡建设515

第一节 机构515

第二节 体制改革516

第三节 城区建设规划516

第四节 市政建设519

第五节 动迁525

第六节 小康村建设527

第二章 房地产530

第一节 机构530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530

第三节 建筑管理531

第四节 住宅建设535

第五节 房地产交易537

第三章 供电538

第一节 机构538

第二节 体制改革538

第三节 电网建设539

第四节 生产管理542

第五节 安全管理545

第六节 营销管理546

第七节 企业管理549

第四章 环境保护551

第一节 机构551

第二节 污染源552

第三节 环境监测553

第四节 环境监理553

第五节 环境治理554

第六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557

第二十一篇 财政 税务561

第一章 财政561

第一节 机构561

第二节 体制改革562

第三节 财政收入564

第四节 财政支出565

第五节 财政管理568

第二章 税务573

第一节 机构573

第二节 体制改革574

第三节 国家税收575

第四节 地方税收577

第五节 税收减免580

第六节 征收管理581

第二十二篇 金融587

第一章 机构587

第二章 体制改革590

第三章 存款592

第一节 对公存款592

第二节 储蓄存款593

第三节 储蓄利率593

第四章 信贷594

第五章 保险596

第一节 机构596

第二节 保费收入596

第三节 保险理赔597

第二十三篇 商贸601

第一章 国有商业601

第一节 机构601

第二节 体制改革602

第三节 商品流通604

第四节 商品购销总值与社会商品零售额604

第五节 饮食服务业606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606

第一节 机构606

第二节 体制改革607

第三节 商品流通610

第四节 商贸经营612

第五节 供销合作饮食服务业614

第六节 商办工业614

第三章 民营商业615

第四章 粮油购销616

第一节 机构616

第二节 体制改革616

第三节 粮库 粮食管理所616

第四节 粮油供应620

第五节 粮油监测621

第五章 对外贸易621

第一节 机构621

第二节 招商引资621

第三节 外经贸622

第二十四篇 经济综合管理627

第一章 计划管理627

第一节 机构627

第二节 体制改革628

第三节 计划编制628

第四节 计划实施629

第五节 经济结构631

第六节 经济效益632

第二章 统计管理633

第一节 机构633

第二节 统计改革633

第三节 统计内容634

第四节 统计调查635

第五节 统计法制建设636

第六节 统计服务636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637

第一节 机构637

第二节 体制改革637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639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640

第五节 市场监督管理641

第六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642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643

第四章 物价管理647

第一节 机构647

第二节 物价改革647

第三节 物价调控648

第四节 职能转变650

第五章 审计管理652

第一节 机构652

第二节 改革652

第三节 财政金融审计653

第四节 企业审计654

第五节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审计654

第六节 经济责任审计655

第七节 内部审计656

第八节 审计调查656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657

第一节 机构657

第二节 计量657

第三节 标准化658

第四节 质量监督和管理659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660

第六节 技术监督行政执法660

第七章 安全监督管理661

第八章 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663

第一节 机构663

第二节 药品生产和经营663

第三节 监督管理664

第四节 特殊药品管理666

第九章 国有资产管理666

第十章 国土资源管理667

第一节 机构667

第二节 体制改革668

第三节 各类土地面积669

第四节 土地开发670

第五节 保护地671

第六节 土地规划与利用671

第七节 集体土地管理673

第八节 国有土地管理674

第九节 土地定级估价675

第十节 建设用地与征拨土地管理676

第十一节 地籍管理678

第十二节 矿产资源管理680

第十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681

第十一章 专卖管理681

第一节 烟草681

第二节 盐业682

第二十五篇 科技687

第一章 机构687

第二章 体制改革688

第三章 科技队伍688

第四章 科研项目与成果689

第一节 历年科研项目689

第二节 主要科研成果691

第五章 专著 论文692

第六章 专利695

第七章 地震观测696

第八章 科技普及697

第二十六篇 教育703

第一章 机构703

第二章 教育改革703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703

第二节 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704

第三节 办学体制改革705

第四节 教育教学改革705

第三章 学前教育707

第一节 幼儿园与学前班707

第二节 幼儿保教708

第四章 普通教育709

第一节 小学教育709

第二节 中学教育719

第三节 社会办学724

附录726

江源一中726

省属三岔子林业局教育728

第五章 专业职业技术教育729

第一节 培养目标与学制729

第二节 教学内容729

第三节 生产实习731

第四节 学生731

第五节 领导与管理731

第六节 专业职业技术学校732

第六章 成人教育733

第一节 农技校733

第二节 农民教育733

第七章 教师736

第一节 结构736

第二节 培训738

第三节 待遇740

第四节 政治生活740

第八章 办学条件741

第一节 教育经费741

第二节 校舍建设742

第三节 教育技术装备744

第九章 校办产业745

第一节 机构745

第二节 勤工俭学745

第三节 劳动教育746

第四节 经营管理747

第十章 教育督导748

第一节 机构748

第二节 督导范围748

第三节 督导工作749

第二十七篇 文化 体育755

第一章 文化755

第一节 机构755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756

第三节 群众文化756

第四节 文物保护758

第五节 文学艺术创作759

第六节 松花奇石762

第七节 黑陶763

第八节 报刊 出版764

第二章 广播电视766

第一节 机构766

第二节 广播766

第三节 电视770

第三章 档案 地方志778

第一节 档案778

第二节 地方志779

第四章 体育780

第一节 机构780

第二节 学校体育781

第三节 群众体育784

第四节 体育设施784

第五节 体育队伍785

第二十八篇 卫生789

第一章 机构789

第二章 体制改革790

第三章 医疗单位792

第一节 县属医院792

第二节 企业医院800

第三节 个体医院806

第四节 市直医疗单位806

第四章 医疗卫生队伍807

第一节 县办医疗卫生机构人员807

第二节 企业办医疗卫生机构人员809

第三节 个体私营诊所医疗人员810

第四节 村卫生所医疗人员811

第五节 中医中药医疗队伍811

第六节 医疗卫生队伍建设812

第五章 医疗技术813

第六章 医政管理815

第七章 药政管理817

第八章 卫生防病819

第一节 防治机构819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820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825

第四节 驱绦灭囊828

第五节 SARS防治829

第六节 计划免疫工作829

第九章 妇幼保健830

第一节 江源县妇幼保健院830

第二节 妇女保健831

第三节 儿童保健832

第十章 爱国卫生运动832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832

第二节 爱国卫生监督队833

第三节 除四害讲卫生833

第四节 治理脏乱差834

第五节 农村改水改厕834

第十一章 卫生行政管理834

第一节 卫生经费834

第二节 公费医疗836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837

第十二章 红十字会838

第一节 红十字理事会838

第二节 活动838

第十三章 初级卫生保健840

第二十九篇 社会生活845

第一章 人民生活845

第二章 民俗848

第一节 汉族848

第二节 朝鲜族851

第三节 满族854

第四节 回族856

第三章 传统美德857

第四章 宗教862

第一节 天主教862

第二节 基督教863

第三节 伊斯兰教863

第四节 佛教864

第五章 方言 民谣864

第一节 方言864

第二节 土语865

第三节 民谣866

第三十篇 人物875

第一章 人物传875

第二章 人物简介881

第一节 各界人物简介881

第二节 主要领导简介887

第三章 人物名录894

第一节 烈士名录894

第二节 劳动模范名录901

第三节 高级知识分子名录903

杂记907

一、日伪军暴行909

二、碑记910

三、人民抗日斗争纪略916

四、李忠利打虎918

五、民间传说919

六、各镇镇名考925

附录927

一、重要文献929

二、修志文献选辑952

三、《江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957

四、编纂史末959

索引9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