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心雕龙通论 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心雕龙通论 中
  • 刘业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0926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050页
  • 文件大小:214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心雕龙通论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编 文心论539

第十章 文心范畴论539

第一节 文术:文心范畴的第一层面540

一、宏观、中观与微观的有机统一544

二、理论科学、工程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有机统一546

三、文章学与写作学的有机统一547

第二节 心术:文心范畴的第二层面551

一、关于作家心神修养的心术要领554

二、关于感物动心的心术要领555

三、关于结虑构思的心术要领557

四、关于行文传达的心术要领560

五、关于交流反馈的心术要领562

第三节 心美:文心范畴的第三层面564

一、美学对文心理论的宏观切入564

二、美学对文心理论的中观切入568

三、美学对文心理论的微观切入576

第四节 心力:文心范畴的第四层面582

一、对道的力学体认582

二、对人的力学体认583

三、对心的力学体认584

四、对文学的力学体认585

第五节 总术:文心范畴的总体把握593

第十一章 文心本体论595

第一节 关于文心本体的系统思辨595

第二节 刘勰文心本体论的理论意义604

一、文心理论体系的逻辑原点604

二、文心美学法则的理论前提615

三、推动文学自觉的理论武器620

四、探索文心本质的理论阶梯626

第三节 刘勰文心本体论的实践意义627

第十二章 文心本质论631

第一节 关于文心本质的诸多论见631

一、哲学的思路631

二、文学的思路633

第二节 关于文心本质的系统思辨642

第三节 刘勰文心本质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651

一、刘勰文心本质论的理论意义651

二、刘勰文心本质论的实践意义657

第四节 关于美的本质的中国式思考659

一、前人探索世界性难题的基本思路659

二、难题之难到底难在哪里666

三、对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答668

四、对中国式解答的实践性验证671

第十三章 文心形态论680

第一节 文心在“为文”运动中的系统位置680

一、写作的系统运动680

二、文心在写作运动中的系统位置684

第二节 文心的空间运动形态685

第三节 文心的时间运动形态693

一、文心的孕育阶段693

二、文心的深化阶段696

三、文心的外化阶段698

四、文心的交流阶段699

第四节 文心运动形态的基本特点700

一、定向性700

二、系统性701

三、创新性702

四、外化性704

五、审美性708

六、体式性711

七、多维统一性714

第五节 刘勰文心形态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716

一、理论意义716

二、实践意义720

第十四章 文心修养论726

第一节 刘勰对文心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论体认726

一、心在文心运动中的系统位置726

二、心在文心运动中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729

第二节 刘勰对文心修养的具体途径的系统论述731

一、志气修养732

二、阅历修养737

三、学识修养739

四、才力修养742

第三节 刘勰文心修养论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迪743

一、文心修养论的历史意义744

二、关于文心修养的现实性审视和历史性思考748

第十五章 文心萌发论759

第一节 刘勰对文心萌发的理论体认760

一、刘勰对心物交会的美学属性的理论体认760

二、刘勰对心物交会的系统机制的理论体认763

三、刘勰对表象运动的属性与特点的理论体认766

第二节 刘勰关于文心萌发的方法论开拓770

一、关于构建优化心理环境的工程主张770

二、关于文心萌发的基本途径与要领的工程学因应774

三、关于感物动心的心理调控的方法论因应792

四、关于文心萌发完成的工程学概括803

第三节 刘勰文心萌发论的历史文化意义与世界文化意义805

一、关于《物色》宗旨的深度体认805

二、刘勰文心萌发论的理论开拓意义808

三、刘勰文心萌发论的深远历史影响813

四、刘勰文心萌发论的世界文化意义818

第十六章 文心构思论838

第一节 刘勰关于主旨构思的理论体认839

一、主旨形成的心理机制与工程要领839

二、刘勰对高品位主旨的美学要求841

第二节 刘勰关于题材构思的理论体认851

一、对材料的鉴别与选择852

二、对材料的剪裁860

第三节 刘勰关于结构构思的理论体认864

一、刘勰对结构的系统机制和系统功能的体认864

二、刘勰对结构的工程要领的系统阐发871

三、结构的美学规范和力学规范881

第四节 刘勰关于文心构思中多种心理过程参与的理论体认885

一、想象885

二、灵感887

三、直觉896

第五节 刘勰关于文心构思成熟的理论体认898

一、艺术型文心运思的成熟形态899

二、科学型文心运思的成熟形态900

第十七章 文心外化论902

第一节 刘勰文心外化的系统理论与工程原理902

一、刘勰对文心外化的系统理论的论述904

二、刘勰对文心外化的工程原理的论述912

第二节 刘勰对文心外化层级形态的系统论述917

一、字——书面表达的基础材料917

二、句——书面表达的初级形态926

三、章——书面表达的高级形态930

四、篇——书面表达的完整形态934

第三节 刘勰对文心外化基本规范的系统论述938

一、传真性938

二、生动性943

三、简练性946

四、通贯性956

第十八章 文心接受论981

第一节 刘勰关于文心接受过程的理论体认981

一、读者接受中的多种心理阻抗982

二、实现接受的理论机制986

三、实现读者接受的基本途径990

四、文心接受的基本类型999

第二节 刘勰关于表达与接受的内在契合的理论体认1007

一、关于读者意识的系统思考1007

二、作者适应接受的基本法则1012

第三节 刘勰文心接受理论的历史意义、世界地位和现实启迪1027

一、刘勰美学接受理论的历史意义1027

二、刘勰美学接受理论的世界地位1034

三、刘勰美学接受理论的现实启迪1045

热门推荐